熱電阻(RTD)是一種能夠隨著溫度變化而產生電阻變化的傳感器。常用的材料有鉑、鎳、銅等。RTD的測量范圍通常在-200℃~+850℃之間。
RTD的使用場合較為廣泛,被廣泛應用于物流、食品加工、醫藥、化工等工業生產領域,也用于氣象、航空航天、能源等領域的科學研究。
熱電阻的三線制原理是利用一個導線連接到熱電阻的兩端,這個導線的電阻值也會產生一些影響。在進行測量時還需要有一個從控制器中引出的第三根導線來進行自校準,這樣可以保證溫度的和顯示的準確性。
三線制中的兩根導線連接熱電阻的兩端,稱之為測量導線。連接在熱電阻外部兩端的銅線電阻可以做到很低,但是并不能達到為零。第三根導線連接的地方稱之為補償導線,通常與測量導線并排連接。
熱電阻三線制有兩種類型:內部補償式和外部補償式。
內部補償式熱電阻是將補償電阻接在熱電阻內部連成一體的,補償電阻通過在熱電阻內部同心布置,從而能夠在內部獲得高的補償效果。
外部補償式熱電阻則是將補償電阻分開安裝,兩者的分離會引入一定的誤差,因此需要更高的技術要求。
通過增加第三線對熱電阻進行自我校準,可有效降低誤差。
熱電阻設備的維護運維方便,減少了人工維護的工作量。
價錢相對于兩線制更為昂貴。
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間。
熱電阻三線制作為一種常見的測溫技術,不僅能夠實現對溫度的高測量,還能夠自行校正數據,保證溫度的準確性。其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及其廣泛,但同時也需要關注其成本和空間占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