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邊熱電偶是一種常用的溫度測量工具,利用熱電效應測量物體的溫度。它由兩種不同材料的金屬導線連接成一個回路,并將其連接到測量設備上。當回路兩端溫度不同時,就會在導線中產生一定的電勢差,利用這個電勢差就可以測量出所測物體的溫度。
與其他溫度測量工具相比,端邊熱電偶具有很多優點。例如:
端邊熱電偶廣泛應用于工業、醫療、農業、航空航天、電力等領域。其具體應用包括:
端邊熱電偶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期。1821年,法國物理學家塞貝克發現當兩種不同金屬短接在一起,并改變結合處的溫度時,會在回路中產生電流。此后,人們開始嘗試利用這種熱電效應來測量溫度。
20世紀初期,德國物理學家卡爾·威廉斯和愛德華·霍洛維茨分別發現了兩種雙金屬熱電效應,即“端邊效應”和“中央效應”,并提出了端邊熱電偶理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端邊熱電偶在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并逐漸成為溫度測量領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